地基下沉怎么办
1、一旦发现地基出现了下沉,要采取加固的方案,可以对于地基采取水泥灌浆的方法。也就是说需要将水泥砂浆还有玻璃浆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再注入到土中。尤其对于产生缝隙的地方,要保证灌入量达到要求,增加密室的效果,才能够预防地基继续下沉。
2、另外还可以通过调整荷载的问题,地基下沉有可能是荷载超过了它的范围,我们可以相应减轻荷载,同时再采取设置沉降缝的作用。比如在地基不同土质的交接处或者薄厚不均匀的地方设置沉降缝。
3、地基打好了之后,通过增加圈梁或者采用筏式基础的方法,能够提高地基的结构,避免再次下沉。

地基下沉房子会塌吗
1、一个好的房子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地基,它会决定着整个房子的建筑。但是如果地基没有打好,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而且比较严重时,这样的房子随时会发生坍塌的风险。尤其是前期,很可能会慢慢倾斜,当达到一定的倾斜度,就会直接轰塌,给周边的建筑带来影响,而且也会带来安全的隐患。所以它的危害非常大,因为已经失去了承重的能力。
2、但是有一些地基出现了下沉,并不是质量的问题,不会对房屋的结构产生影响。因为它的下沉是正常的,只要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就不会出现问题。
3、如果出现了不均匀的沉降,要通过当地安全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找出原因,并且提出解决的方案,才能避免问题再次严重。
引起地基沉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建筑物附近有大型的机械设备施工导致地基震动,使建筑地基出现变形,造成沉降。
2、建筑周围有比较大的开挖工程施工,使得故土流失比较多,导致了地基下降。
3、周围有比较大面积的重物压制了地基,是地基变相,从而带动了地基的沉降。

地基的加固方法有哪些
1、注浆加固,主要是把有固化功能的注浆材料采用高压的注浆的方式注入地基的裂缝或者细孔中,改善地基的物理性质,不仅有加固的作用,还能防渗漏,使用的材料一般有水泥浆或者高分子材料等。
2、树根桩加固,这种加固方法主要适用于淤泥、粘性土以及人工填土等比较松软的地基使用,树根桩是一个用过一个直径比较小的桩,通过灌注浆的方式施工。
3、加大地基面积,主要适合地基建筑承重力差,设计面积不足或不合理的加固,一般都是使用钢筋混凝土来加大地面的受力。如果地基是偏心受力的话,可以采用不对称的方式加宽,如果是中心受力,可以采用对称加宽。
4、锚杆静压桩加固,适合淤泥,粉土或者人工填土的地方使用,主要是利用锚定在原地基上,然后在铜鼓锚杆来反力进行压桩,一般都是基础加固所以操作简单,对工期没什么影响。

房屋地基下沉怎么办?四种地基下沉处理方案须知道
1、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切强度
地基的剪切破坏反映在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不足,因此,为了防止剪切破坏,就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以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强度。
2、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
地基土的压缩性表现在建筑物的沉降和差异沉降大;由于有填土或建筑物荷载,使地基产生固结沉降;作用于建筑物基础的负摩擦力引起建筑物的沉降。需要采取措施以提高地基土的压缩模量,借以减少地基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
3、改善地基土的透水特性
地基土的透水性表现在堤坝等基础产生的地基渗漏;基坑开挖工程中,因土层内夹薄层粉砂或粉土而产生流砂和管涌。必须采取措施使地基土降低透水性或减少其水压力。
4、改善地基土的动力特性
地基土的动力特性表现在地震时饱和松散粉细砂(包括部分粉土)将产生液化;由于交通荷载或打桩等原因,使邻近地基产生振动下沉。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地基液化,并改善其振动特性以提高地基的抗震性能。

地基下沉房子会倒吗
地基下沉严重的话,房子是会倒的。地基沉降是指地基土层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压密而引起的地基表面下沉。一般房屋地基过大的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这都是会使建筑物发生倾斜、开裂以致不能正常使用的。
地基下沉处理方案
1、如果是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在处理之前要对裂缝进行勘察。一般性裂缝的话,可以采用填缝修补或灌浆修补。填缝修补有水泥砂浆填缝和配盘水泥砂浆填缝。
2、具体工序是:首先将裂缝处清理干净,然后用1:3的水泥砂浆或或掺有107胶的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入裂缝中,配筋水泥砂浆填缝则每隔4—5皮砖,在砖缝中先嵌入钢筋,然后再按上述工序进行处理。而灌缝修补是把水灰比0.7—1.0的水泥浆液用压力设备注入墙体中,让裂缝粘合。
3、对于下沉引起存在安全隐患的裂缝,应当进行加固处理。如果是因为墙体强度不够而发生的裂缝,可以用钢筋网片敷贴墙面,加上穿墙钢筋固定,最后灌入细石混凝土或分层抹水泥砂浆加固。
地基下沉的类型
(一)什么是地基下沉
地基沉降是指地基土层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压密而引起的地基表面下沉。过大的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会使建筑物发生倾斜、开裂以致不能正常使用。
(二)地基下沉的类型
(1)初始沉降
外荷加上的瞬间,饱和软土中孔隙水尚来不及排出时所发生的沉降,此时土体只发生形变而没有体变,一般情况下把这种变形称之为剪切变形,按弹性变形计算。初始沉降量将占总沉降量的相当部分,应给以估算。
(2)主固结沉降
其荷载作用在地基上,随着时间推移,外荷不变而地基土中的孔隙水不断排除过程中所发生的沉降,它起于荷载施加之时,止于荷载引起的孔隙水压力完全消散之后,是地基沉降的主要部分。
(3)次固结沉降
次固结沉降量常比主固结沉降量小得多,其对极软的粘性土,如淤泥、淤泥质土,尤其是含有腐殖质等有机质或当深厚的高压缩性土层受到较小的压力增量比作用时,次固结沉降会成为总沉降量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地基下沉的处理方法
1、换填垫层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
2、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3、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4、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
如何有效防止地基下沉
1、建筑物的外形力求简单,建筑物立面的高差不能太大。应尽量避免平面.上的弯曲和转折,避免凹凸转角。
2、要控制好建筑的长高比例。一般控制在2.5左右;建筑的长高比例越小,其整体刚度就越好,调整 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越强。
3、合理布置纵横墙,尽量贯通,横隔墙一般不超过建筑物宽度的1.5倍,间距也不宜太大。
4、可设置沉降缝,其可将建筑物分成独立的单元,各自的沉降不会影响。
5、通常在建筑物平面转折部位,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高度差异处等部位设置沉降缝。

房屋下沉几年稳定
房屋沉降几年后可稳定主要是由设计确定,不能一概而论。
1、当初,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时,设计师就根据上部建筑荷载,下部基础土层的地质及力学持征,计算得出一个建筑地基的沉降稳定周期。一般来说,两年的时间已足够长了。如果还继续有建筑物整体沉降或是不均匀沉降的话,就要找原因了。
2、建筑物在建期间是建好一层做一次沉降观测记录,建后如果沉降情况正常的话是例行每月观测一次,直至不再沉降。一般工程的沉降观测,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认为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应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
出现地基沉降怎么办?
(一)裂缝修补:
(1)分析地基沉降的情形:
通常,地基沉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比较均匀的整体下降:出现的裂缝在未来若干年后不再继续发展,不影响安全结构使用。如果通过持续定期的观测,房屋整体出现下沉而不往任何一侧倾斜,那么实施地基加固就没有那么迫在眉睫。而如果出现的是不均匀的沉降:建筑物会出现裂缝。裂缝会减弱结构的承载力,破坏结构的整体性。我们便要对建筑物及时进行地基基础加固处理。
(2)针对以上不同情形的下沉采用不同裂缝修补方法:
1)、对于不影响安全性使用的裂缝,可采用填缝修补或灌浆修补。填缝修补分为水泥砂浆填缝和配盘水泥砂浆填缝,工序为:先将裂缝清理干净,用勾缝刀、抹子、刮刀等到工具将1:3的水泥砂浆或比砌筑砂浆高一级的水泥砂浆或掺有107胶的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入砖缝;配筋水泥砂浆填缝则每隔4—5皮砖,在砖缝中先嵌入钢筋,然后按上述工序进行处理。灌缝修补是用压力设备把水灰比为0.7—1.0的水泥浆液压入墙体内,使裂缝粘合。
2)、对于影响安全使用的裂缝,应进行加固处理。因墙体强度不够而发生的裂缝,墙面可敷贴钢筋网片,网片用中φ6@100—300双向或中φ4@100—200双向钢筋网,并配置穿墙拉筋加以固定,然后灌细石混凝土或分层抹水泥砂浆加固。施工前墙体抹灰应刮干净,灌浆后应养护护七天左右。

(二)地基加固:
(1)建筑物下沉的情形:
通常,地基下沉以后,房屋会出现比较均匀的整体下沉,不向某一方向倾斜;而也有一部分是房屋出现不均匀下沉,房屋往某侧倾斜。通常这种倾斜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建筑物不堪重负,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倾斜,影响房屋使用甚至波及旁边的楼房。
(2)地基加固的主要方法:
1)、地基注浆加固
地基注浆法是将某些能固化的浆液注入岩土地基的裂缝或孔隙中,从而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质。它可以达到防渗、补漏、加固和纠正楼房倾斜的目的。
地基注浆
2)、房屋基础加固与纠偏法
既有建筑纠偏加固方法可分为迫降纠偏和顶升纠偏两类。迫降纠偏是从地基入手,通过改变地基的原始应力状态,强迫建筑物下沉;顶升纠偏是从建筑结构入手,通过调整结构自身来满足纠偏的目的。因此从总体来讲,迫降纠偏要比顶升纠偏经济、施工简便,但遇到不适合采用迫降纠偏时可采用顶升纠偏。特殊情况可综合采用多种纠偏方法。
首先,房屋纠偏原则:
1.纠偏前应对纠偏工程的沉降、倾斜、开裂、结构、地基基础、周围环境、地质、水文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定制周密的纠偏方案。
2.应结合原始资料,配合补充勘查、补测,搞清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实际情况和状态,分析、查清偏斜原因。
3.进行纠偏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基土的剩余变形,以及因纠偏致使不同形式的基础和周围建筑基础对沉降的影响。
4.被纠偏建筑应具有一定的整体刚度,若刚度不能满足纠偏要求,应先进行临时加固。
其次,房屋纠偏方法:
1.压桩掏土纠偏法
压桩掏土纠偏法,系在建筑物沉降大的一侧用锚杆静压桩法先压桩,并立即将桩与基础锚固在一起,制止建筑物继续下沉,然后在沉降小的基础一侧进行掏土,减少基础底面下的承压面积,增大掏土一侧地基中的应力,使地基达到塑性变形,造成建筑物缓慢而均匀的下沉、回倾。
2.顶升纠偏法
顶升纠偏是通过钢筋混凝土或砌体的结构托换加固技术,将建筑物的基础和上部结构沿某一特定的位置进行分离,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加固、分段托换、形成全封闭的顶升托换梁(柱)体系。设置能支承整个建筑物的若干个支承点,通过这些支承点的顶升设备的启动,使建筑物沿某一直线(点)作平面转动,即可使倾斜建筑物得到纠正。若大幅度调整各支承点的顶高量,即可提高建筑物的标高。

防止地基下沉的措施
(1)建筑设计方面
1.建筑物体型诮力求简单。
建筑物立面的高差不宜悬殊,接受荷载差异不宜太大;在平面上形状诮力求简单,尽量
避免凹凸转角,同时平面上的转折和弯曲也不宜过多,否则会使其整体性和搞变形能力降低。另外,适当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 (建筑物在平面上的长度和从基底算起的高度之比),其越小,整体刚度越好,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越强,一般控制在2.5左 右。对于砌体刚度,应合理布置纵横墙。纵横墙应尽量贯通,横隔墙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不大于建筑物宽度的1.5倍为宜。
2.设置沉降缝。
沉降缝将建筑物分成各自独立的单元,各单元的沉降不相互影响。一般在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异处,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等设置沉降缝应有足够的宽度,建筑物越高(层数越多),缝就越宽。具体缝宽和构造见规范及有关资料。

(2)结构设计方面
1.减轻建筑物自重。
减轻建筑物自重可以减小基底压力,是防止和减轻不均匀沉降很重要的途径。实际中可采用轻质材料,如多孔砖墙或其他轻质墙体;选用轻型结构,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轻钢结构以及各种轻型空间结构;选用自重较轻、覆土较少的基础形式,如浅埋的宽基础、有半地下室或地下室的基础,或者室内地面架空地坪等。
2.设置圈梁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在建筑物的墙体里设置圈梁和构造柱能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其抗弯刚度,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或减少裂缝的出现,即使出现了裂缝也能阻止裂缝的发展。
(3)施工方面
1.在基坑开挖时,不要扰动地基土,通常坑底保留200mm左右的土,待垫层施工时,再人工挖除。如坑底土被扰动,应挖去,用砂、碎石回填夯实。要注意打桩、井点降水及深基开挖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
2.在已建成的小、轻型建筑物周围,不宜堆放大量的建筑材料和土方等重物,以免地面堆载引起建筑物产生附加沉降。